2月27日,区教育局区域教研活动在道口铺中心小学拉开序幕。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教育局教研室领导,语文、数学、英语教研员老师悉数到场,城区小学七位名师陆续登台授课。虽然天气还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但在道口铺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的会场里却是济济一堂,春意融融,暖流涌动。
一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动会议对我们这些求知若渴的农村教师们不亚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借亚圣孟子的一句话说: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本次区域教研活动分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进行,每学科邀请两位城区学校教师上展示课,然后授课教师说课,教研室教研员评课,并对今后学科备课上课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意见,英语组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活动。活动进行得扎实有效,有条不紊,学习气氛浓厚,产生强烈的共鸣,达到理想效果,取得圆满成功。
一次活动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活动本身的效果,还在于它的影响力,活动带给教师们深刻的启示和深入的思考对我们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主旋律,但如何改革,改什么,课堂怎样才是高效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揭开教改和高效课堂神秘的面纱,还原教育教学的本真,正是我们教学研究活动所追求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从名师提供的课堂范例和教研室专家老师发表的意见中,我们对教师角色转变和定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有了更为清晰的新认识。
虽然我们都是“教书匠”培养出来的,但时代已不允许我们教师再做传统的“教书匠”。这是一个开放的,以人为本的,以创新为灵魂的,多元化的崭新时代,与过去我们培养的目标已不可同日而语。现代教师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启发、诱导、创设、组织、调动、点拨、示范、激励……精心设计教案,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一句话,教师要以调动学生,培养能力为“能事”。一个有思想的优秀教师总能做到“胸中有教材,眼里有学生,心中有思路”,在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磨炼中得到提升。
《理想的课堂》一书中写道:教学“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常举,小口常开……”;课堂“有声有色,别具特色,师生互动,充盈创意……”。犹如春花“树树枝枝尽可迷”。左看右看,横听竖听,都会让你茅塞顿开,柳暗花明,让你智慧的火花迸发,让你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我们的老师要善于“搭台子、竖梯子、铺路子”,给学生一个开放的、交流的、激情的、思维的课堂,让我们的孩子们乐在其中,流连忘返。什么时候学生情绪最高涨,什么时候的学习最高效,我们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进入“百思不得其解”、 “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的境界,这时就离我们的“高效课堂”不远了。所以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创建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一次活动不见得就像灵丹妙药般神奇,“药到病除”,有“妙手回春”之效,人是不可能一口吃出个胖子的。但正是这一次次的活动如星星点灯,照亮我们的前程,照亮我们的心房。我们也就在这一次次活动中丰富着自己,淬炼着自己,升华着自己。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具有魔力的神剪,在他的挥舞之下,一幅大地回春,充满生机,万木葱荣,繁花似锦的美丽春景图展现在人们面前。
今年的二月不同寻常,注定要留给我们更多更美好的享受和希冀。
区域教研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区域教研活动给我们带来什么,值得期待,但我们不能等待,借二月春风之魅力,开辟我们自己的美好未来吧!
让我们感谢教研室的叶剑岚主任,陈明、苏万兴副主任,感谢丁晓霞,李雪芹、温明老师,谢谢你们对教育教研的倾爱和付出。
让我们感谢北顺、民主、阳光、东昌路、第二实验小学这五所学校的九位领导老师吧,是你们的努力和用心给我们演绎着、展示着课堂教学的精彩和魅力,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的温暖、智慧和力量!
评论